作为一名青年教师,第一次走进张奶奶的课堂,我就被深深地吸引,自此成为一名长期的“专门同学”,有幸开始我的学习之旅。
以描绘“真”为最诚挚的表达过程
从“十六字”谈到“生而为人,把握权利”;
“手开会”引出“理解聆听,真诚交流”;
“话水果”品出“世间万物,皆有使命”;
“是……也是……”读出树叶的心声。
就连一个小小的粉笔头,原来也有自己的理想与等待。你听——
张奶奶的手上有一只神奇的画笔,可以带领孩子们描绘出心灵深处最诚挚的渴望。每一朵花蕾,都是生活的主角,在奶奶的关爱下,绽放出自己最真实的魅力。
以吟唱“善”为最动人的赞颂过程精神矍铄的劲儿头,慈祥和蔼的邻家奶奶范儿,几句话功夫,转眼就成了孩子们眼中狂热崇拜的精神领袖。
你看,奶奶神秘地眨眨眼,轻轻地摇了摇一个普通的粉笔盒。
稀奇稀奇真稀奇,粉笔头居然能说话?孩子们心里乐开了花,同时也有一点点疑惑。奶奶温柔的声音适时响起:“他们除了工作,就是在粉笔盒里静静的等待,他们在盼望着什么呢?”
奶奶笑了,眼睛眯成了一条缝:“我感到孩子们眼光温柔多了,都在听,都在看。”每一种想法的表达,每一次思维的碰撞,奶奶都耐心去体味去感知。她的语言有魔法,在奶奶的鼓励下,孩子们勇敢表达,试着用善意去丈量世间万物。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粉笔头,只要实现了自己的理想,就会永恒。不知不觉中,奶奶吟唱了一首善意的歌,把课堂变成了世界上最柔软的地方——家。
以展现“美”为最基本的讴歌过程
张奶奶从不直呼孩子们的全名。“殊“、“子涵”、“卓远”……一时间,课堂上柔情涌动,春意盎然。一个个温情的昵称连成了一首浓情蜜意的诗篇,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。教育的极致,是行为的影响。孩子们专注而幸福的神情真美!情在细微处,润物细无声。张奶奶总是不厌其烦地蹲下身来和孩子们平视,以孩子们的视野来感知世界,关注孩子们的生命状态,奶奶的坦诚、平等、尊重就是教育的爱。